听觉统合训练究竟是啥?说说这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方法
儿童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心智不成熟的年纪是非常容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性格与认知特性,故自闭症在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
经过多年研究,Rimland教授发现多数自闭症患儿存在听觉过敏现象,由于听觉系统存在功能性失调,导致主体对周围环境声音刺激的反应相比于普通人更为敏感,且更容易由此滋生负面情绪。基于此,听觉统合训练针对性的从患儿对声音敏感性高的特性出发,通过专门调制一组音频来对患儿的听觉系统进行刺激,并藉此改善其情绪失控、指令接收困难、行为异常等问题。
听觉统合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极其有效的一种手段,主要改善如下。
1. 交流能力提升
自闭症者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便是交流障碍,患者通常极度沉默,且极力避免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即使有过交流行为,在交流过程中通常也无法准确传递消息,存在词义紊乱。通过听觉统合训练之后的患者,被证明表现出了更为主动的交流欲望,且无用表述行为明显减少,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
2. 行为规范性增强
行为僵硬、固执也是自闭症者的主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自伤行为、某种特定的强迫行为、对外界信息拒不接受行为等。在医学上,这些异常行为被认为与神经与认知系统失调有关,而对声音敏感的自闭症患者进行听觉统合训练之后,发现这些患儿的不稳定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少。
3. 抽象思维能力与回避程度的改善
自闭症患者避免交流,会对他人眼光习惯性回避,且沉默刻板的特性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想象能力。通过听觉统合训练之后,随着交流和行为规范性的改善,其回避程度减轻,同时交流时表现出更强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