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教室的上课内容与方式,特殊儿童的必备武器!
资源教室的上课内容与方式:
资源教室是特殊教育工作中的一环,其运作从学生的评估鉴定开始,目的在提升学生能力及改善行为问题,并在班级营造接纳氛围,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但目所实施的资源教室教学,多以学科为主,并为配合学校的考试,以原班的课本为教学内容、以原班的进度为进度,对智障学生而言,并不合适。
资源教室上课方式方面,主要有二种,一为外加式,一为抽离式。外加式主要是利用原班该科上课以外的时间到资源教室上课,如甲生到资源教室上课的科目是数学及语文科时,甲生的数学及语文除在原班上课以外,尚需到资源教室接受若干节数的数学及语文课的补救教学。外加型所使用的时间各校不一,有的为自习时间、有的为联课或朝会时间,甚至借用其他艺能科目时间等,均会影响学生在此些科目的参与机会与兴趣。对智学生而言,外加式的上课方式并不适合,因为智障学生随着年级上升,在主要学科的学习上困难日益加大,落后普通学生的幅度加广,而普通课程的内容对智障学生而言,既不够实用又不够生活化,因此就是多加几堂课无法提供他们所需要且能学习的内容。
资源教室换句话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多加几节课的问题,而是怎样在每一堂课上学到符合他们能力与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智障学生较为困难的学科,不在原班上课而到资源教室上课是一较佳的选择,此即为「抽离式」。抽离式的上课方式,可以有较大的弹性,在上课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不受原班课程的限制,较能依学生的能力与需要做安排.一般而言,为智障学生所提供的资源教室服务,以抽离式的上课方式为宜,内容方面、应充分与原班老师沟通、讨论后,选取具实用性、功能性、生活化且能有效增进生活适应能力的教材为主,至于是否分科则并不很重要。
随班就读学生在资源教室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控制在学习的总学时40%以下,才符合融合教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