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作别扭是为了抗拒外界吗 感觉统合训练作用大么?
老师面对的孩子类型不同,有的孩子动作不平衡,有的还会有寻求安全感的行为,甚至还会有绷紧身体的习惯。因此,感觉统合训练需要足够的时间,同时要配合科学的训练,当孩子没有适应,老师还要从更细微的动作开始,让孩子的身体更灵活。
1,训练跨过障碍和做球操
开始时不宜做太复杂的训练,最好按照孩子的适应力来定,比如试着让其保持动作平衡,然后观察动作维持的时间。当孩子接受了感觉统合训练,老师就鼓励孩子增加训练难度,带领其走过障碍,同时,老师还要定期更换训练物件,接着还要让孩子做球操。
2,安静的环境更具备舒适感
部分孩子有着特殊的习惯,家长不应该过于苛责,最好寻求老师的帮助,通过科学训练来纠正错误,比如踮脚尖。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安全感,对此,老师开始感觉统合训练的时候,不但要带孩子去到更安静的房间,然后还要通过音乐的方式增加舒适感。
3,身体接触能减少心理防御
还有,孩子绷紧身体的原因很多,从实质上,孩子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来抵御外界“攻击”,即便外界没有出现任何状况。老师帮助孩子要有针对性,最好用更温柔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先抱着孩子的肩膀,等待其抗拒心理减少,接着再增加拥抱的面积。
4,锻炼心理和身体协调性
拔河的目的是鼓舞孩子,让其有正向的思维,其次是让孩子的全身得到锻炼,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手臂的协调性。不过,当孩子兴趣不大的时候,先从更简单的感觉统合训练开始,比如孩子躺着的时候,老师轻轻用手臂压住其身体,然后孩子就会试图挣脱老师的控制。
此外,日常的训练还包括拍打手掌,当孩子习惯这种感觉之后,接着就不会对外界过于敏感。